【JVM】参数
单位换算
- 1Byte(字节) = 8bit(位)
- 1KB = 1024Byte(字节)
- 1MB = 1024KB
- 1GB = 1024MB
- 1TB = 1024GB
类型
设置方式
- 开发工具中设置比如IDEA,eclipse
- 运行jar包的时候:
java -XX:+UseG1GC xxx.jar
- web容器比如tomcat,可以在脚本中的进行设置
- 通过jinfo实时调整某个java进程的参数(参数只有被标记为manageable的flags可以被实时修改)
常用参数
参数 | 含义 | 说明 |
---|---|---|
-XX:CICompilerCount=3 |
最大并行编译数 | 如果设置大于1,虽然编译速度会提高, 但是同样影响系统稳定性,会增加JVM崩溃的可能 |
-XX:InitialHeapSize=100M |
初始化堆大小 | 简写-Xms100M 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 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
-XX:MaxHeapSize=100M |
最大堆大小 | 简写-Xmx100M |
-XX:NewSize=20M |
设置年轻代的大小 | 简写-Xmn20M |
-XX:MaxNewSize=50M |
年轻代最大大小 | |
-XX:OldSize=50M |
设置老年代大小 | |
-XX:MetaspaceSize=50M |
设置方法区大小 | |
-XX:MaxMetaspaceSize=50M |
方法区最大大小 | |
-XX:NewRatio |
新老生代的比值 | -XX:Ratio=4 ,则表示新生代:老年代=1:4,也就是新生代占整个堆内存的1/5 |
-XX:SurvivorRatio |
两个S区和Eden区的比值 | -XX:SurvivorRatio=8 ,也就是(S0+S1):Eden=2:8,也就是一个S占整个新生代的1/10 |
-Xss128k |
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 | 经验值是3000-5000最佳 |
-XX:+UseParallelGC |
使用ParNew垃圾收集器 | 新生代,吞吐量优先 |
-XX:+UseParallelOldGC |
使用ParallelOld垃圾收集器 | 老年代,吞吐量优先 |
-XX:+UseConcMarkSweepGC |
使用CMS垃圾收集器 | 老年代,停顿时间优先 |
-XX:+UseG1GC |
使用G1垃圾收集器 | 新生代,老年代,停顿时间优先 |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
启动堆内存溢出打印 | 当JVM堆内存发生溢出时,也就是OOM,自动生成dump文件 |
-XX:HeapDumpPath=heap.hprof |
指定堆内存溢出打印目录 | 表示在当前目录生成一个heap.hprof文件 |
-XX:+PrintGCDetails -XX:+PrintGCTimeStamps -XX:+PrintGCDateStamps Xloggc:$CATALINA_HOME/logs/gc.log |
打印出GC日志 | 可以使用不同的垃圾收集器,对比查看GC情况 |
-XX:MaxTenuringThreshold=6 |
提升年老代的最大临界值 | 默认值为15 |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