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领导梯队》
因为公司的领导力突破之旅培训课程作业的原因,我决定阅读一本关于管理方面的书籍,正巧此时BP同事推荐了这本《领导梯队》,所以花了点时间阅读完前面几个章节,有感而发,遂写下此篇读后感。
《领导梯队》这本书很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能在中间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够对号入座,看到自己的过去,甚至预见自己的未来,相信每个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领导梯队》是一种领导力发展阶段的理论学说,类似于发展心理学中各家对人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尽管《领导梯队》中明确了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但这些阶段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没有个体发展阶段那么密切,如果能够快速转变自己的观念,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历练,70后,甚至80后成为首席执行官都有可能,因此《领导梯队》它的实操性和指导意义更强。
《领导梯队》中,虽然将管理人员分为7个层级,6个发展阶段,但不同的企业并不是严格按照对应的层级来安排人员,尤其是如今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就意味着在许多公司并没有7个层级,那么对每个层级的要求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即使你在某家企业处于一线经理的岗位,但你仍可能需要具备部门总监的领导力。
所以当我读完第一章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去想自己到底处于书中描述的那一个阶段,是否具备了阶段所相应的管理技能。想着想着突然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经验还是有所不足,所以我暂时只能把自己定在第一阶段,其实我觉得也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书中描述的这一阶段的情况也确实和我目前所处的情况相符合。
书中描述这一阶段是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思想上的转变,从自己做事转变为带队伍做事。我觉得我也是慢慢的经历着这种转变,还记得在我任命为后端开发主管之前,我还是一名后端的开发人员,所以那时候我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但是后来职位转变之后,我不只是需要自己去做,还需要给同事制定计划,监督他们完成任务,带着同事一起去完成最终的任务。
再到后面,随着团队人员越来越多,我时常会反思自己,给自己定位,找准自己的方向,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去做,哪些事情要管,哪些事情要抓,哪些事情要放,在做事之前,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按照《领导梯队》的模型,我应该处于一线经理的位子,这些确实在我职位转变之前都经历过,所以我应该想着自己能给团队带来什么。不光是自己的定位,我还要帮助团队找到部门的定位,让成员知道自己的责任,分工更加明确。
除此之外,要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团队意识,这个也要从我做起,接到的任务,不管合不合理,是不是你应该做的,既然到了你手上,你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因为我们在团队中一直灌输这样的理念,你不代表你自己,你代表研发中心,如果你把事情做砸了,别人不会说是你没把事情做好,会说你研发中心不行,你有没有这个勇气让研发中心所有人帮你背黑锅,所以现在我们部门的人做事会有压力,会有责任心,团队成员间也会互相帮助,会有向心力,觉得我们是荣辱与共的。
以上就是阅读完《领导梯队》前面两章的读后感,我觉得随着阅读的深入并且在真实的管理工作上我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到时候可能会有一篇新的读后感。但是不管怎么样,感觉这本书带给我的这一切。
评论区